北方人家里不管是吃饅頭包子還是窩窩頭棒子面,為啥都叫吃飯?
我的回答:是的,盡管籠統,但總比見人就說,我吃什么,什么,這樣顯得有點顯擺,假如吃得不好,又顯得有點哭窮,覺得沒有面子,所以說成飯,比較含蓄一點,又覺得得體。
“民以食為天?!蹦芙鉀Q溫飽問題,一直是中國人的一件大事。所以,中國人見面就問“你吃了嗎?”端著飯碗在大門口吃飯,碰見熟人,總會很客氣地說“你吃點兒吧!”碰見逃荒要飯的,一聲“大爺大娘,行行好吧!”就能讓人把碗中飯手里饃分一點給他?!@是中國人善良的本性,也是一種日常的禮節。
“干不干,一天三頓飯?!薄翱旎丶野?,恁娘喊你吃飯呢!”這是日常俗語。中國南方吃飯以米為主,北方則以面食為主?!耙环剿琉B一方人??!”北方人吃飯,一般來說,條件好一點的,就是指“饃、菜、湯”,簡單地招待客人,就是“四菜一湯”,加上種類不同的面食。條件不好的時候,“飯”的內容會很簡單。我有幾個林縣同學,他們見面時候回去問“喝了嗎?”因為過去林縣條件差一些,能喝上湯就不錯了。時代不同了,現在“吃飯”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了。如果請人吃飯,肯定會很豐盛的。
為什么北方農村在立冬時喜歡吃餃子?有什么含義嗎?
請由北方人回答此題。
北方人有“立冬補冬,不補嘴空”之說。而立冬是秋冬交換之季,所以在“交”子之時就要吃餃子,把“交子”的含義放在里面。人們認為吃了它,冬天耳朵就不會受凍。
我是南方人,發現好多北方人在家里吃飯都是坐在沙發,菜擺茶幾上,為什么呢?
南方的朋友我告訴你,我就是東北人,我們東北人的特色就是有朋友來了山珍海味的招待,一定要去大館子或者是在家里隆重的舉行。如果說我們就一個人在家或者是兩口子在家的時候,又沒有外人,真的沒有那么多的儀式感可言,所以說我們吃的飯很隨意,有的時候我可能在上班的路上拿著一個燒餅,再來一個口碑的豆漿,邊走邊吃也很瀟灑,其實我們的想法就是不管在哪里飯菜端上來,這就是一種我們吃飯的習慣。所以說你看著我們坐在炕頭兒上或者是坐在沙發上,再或者是把飯菜做好了,拿著飯菜躺在床上吃,這都是我們東北人,每個地方都可以是餐桌兒的習慣。
另外我有一次去西安,在那邊旅游的時候看到鄉村里的農民們,有的就蹲在門口拿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在那里津津有味兒的吃著,那胃口就別提有多好了,讓我真的好是羨慕,其實吃飯吃的就是心情,不是吃的環境,所以我說一個讓你胃口大開的美食,不管你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吃飯都會是很快樂的。就像我這個人吃飯就有一種奢侈的感覺,而且大家說我是窮命吶,就是我比較喜歡坐火車,出差的時候就愿意吃火車上的盒飯??赡苄〉臅r候有一種奢望就是坐火車吃盒飯,那是一種多么美的享受啊,可以說到了大了以后,甚至到了中年以后,我這個奢望還沒有改變,只要是上火車都是會買上一個盒飯,配上一瓶飲料悠哉悠哉的享受著旅途的快樂。所以東北人就是那種憨厚號發吃飯也是一樣的,所以說我們得吃大很窘,但是大家別怪。
直爽豪放的東北人吃飯確實有一些不雅,但是我們有一種對生活的熱愛,大家別怪罪我們理解我們,我們也是一種熱愛生活,所以說飲食我們也可以大雅也可以大俗,雅就雅的高尚,俗就俗得極至!
我是東北人,在黑龍江和北京都生活過很長時間,現在在深圳。我說說我看到的,東北和北京肯定都是北方了,這兩個地方的人吃飯都習慣在飯桌吃,哪怕是自己一個人吃飯,也習慣在飯桌吃。
至于茶幾的用處,倒不一定是喝茶,北方人喝茶沒有南方多,很多北方人平時不喜歡喝茶,茶幾一般用來吃水果和零食。比如北方在家里宴客,也不能說宴客,一般只有關系好的親戚朋友才會叫到家里吃飯,不親切的肯定出去吃了。流程一般都是把客人迎進門,換拖鞋,接過禮物,寒暄幾句,把親戚朋友帶到沙發入座,奉上水果零食和飲品(茶,咖啡,飲料,白開水等,會詢問客人愛好),然后主人家留人陪客人聊天,手藝好的去廚房做飯。對了,說一下時間,一般客人都是在飯點提前半小時到一小時才到主人家,早到一會是客氣,踩著飯點進門直接吃飯不禮貌。主人家做好飯以后邀請客人去飯廳或者客廳在飯桌入座開始吃飯,吃罷飯以后還要在茶幾沙發上坐一會,聊會天,吃點飯后水果,喝點東西休息一下,然后客人主動告辭,主人家把客人送出門,大家再寒暄幾句。
再說一下深圳,其實我個人覺得北方家庭規矩多,感覺受約束多,南方家庭規矩少,更隨意一些,自家人吃飯在茶幾吃是很常見的,來客人一般都在飯桌吃。還有跟長輩,北方特別講究輩分,尊敬長輩,而南方就更親切隨意,如果放在北方,會覺得沒大沒小。比如剛來深圳去女朋友家里還有她親戚家里做客吃飯的時候,我養成的習慣是長輩不上桌,我作為晚輩不能上桌,長輩不坐,我不坐,長輩不動筷子,我不能動筷子。但是在南方就沒有這樣的規矩,他們都很驚訝我的做法,他們從小就沒有這種概念,長輩在做飯,還有一兩個青菜長輩就要我們入座,先吃先喝,長輩喜歡年輕人不拘束,一開始我不習慣,后來慢慢就適應了,入鄉隨俗嗎。
總體感覺還是北方對禮數要求的多些,從小大人們就給自己家的孩子講規矩,而南方很多家庭孩子比較多,都是處在放養的狀態,也沒那么多規矩,更隨意一些。對于孩子的溺愛,南方甚于北方,南方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的照顧更體貼,孩子很大了還飯來張口,北方愛孩子,但要求必須有規矩,所以在感恩方面,北方的孩子一般對家長更感恩。
再回到正題,其實漢代之前,大家吃飯都是席地而坐,每個人面前一張“茶幾”,也就是小飯桌,大家跪坐在自己的小飯桌后面,用自己的餐具各吃各的。后來唐宋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把凳子椅子傳入中原,才開始慢慢普及坐在凳子椅子上圍著高桌一起吃。所以現在討論在飯桌吃還是茶幾吃,其實沒什么意義,在自己家,輕松就好,喜歡用飯桌就用飯桌,喜歡用茶幾就用茶幾。